膜拜多元智能的反省

Download Word-file
學校發展研究員:鄧惠欣


高德納博士(Howard Gardner)到訪香港,並應邀在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演講。題目是「良工:卓越與倫理兼備的學校教育」"Good Work: When Excellence and Ethics Meet In School"。筆者對是次演講感到興趣的地方,是講者經營多年的「多元智能」與他現時所強調的「良工」的關係。


「良工」必須兼顧到卓越與倫理兩方面的關懷。在現今那麼注重經濟效益的社會堙A一般人都只著重追尋卓越的成就,並以這些成就的經濟潛藏價值為準則來斷定一項工作的卓越成分。按Gardner現階段的評估,那是不足以達成「良工」的,還要考慮到卓越成就背後的道德操守。


當問及處理道德倫理的能力是否其中一種智能(intelligences)時,他認為不是。他說,處理倫理關係乃是一種個性(character)問題,受感於當事人的家庭及父母。既然倫理並不是一種智能,而「良工」的出現卻需要倫理的智慧去達成,換言之,高德納博士過去所推廣的多元智能則不足以達成「良工」。在此時高舉道德操守的重要性是否意味著高德納博士簡接地承認了「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與道德良知並沒有順理成章的共存條件?按他的言談,這是肯定的了。或許這樣說,充其量,擁有「多元智能」的人只能談得上是卓越,卻比不上「良工」。


至於如何才可以讓卓越及道德良知結合,以達成「良工」。Gardner基本上是沒有答案的。正如他所強調的,那是一個「意願」(will)的問題。如何才可有這種意願呢?那會關乎個性(character)。那麼,如何才可培養出一種達成「良工」的個性呢?環境因素乃是關鍵之所在。但是,環境是人所創建的,再這樣推下去,那將會變成是先有雞蛋或雞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Gardner是次的演講似有點對多元智能的作用劃上了界線,意思就是說,多元智能只能滿足個人追求卓越的慾望。若要用一己的智能幫助他人,那非有道德良知不可。


或許,認識多元智能的讀者都知道,在Gardner的架構堙A曉得如何處理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也是多元智能的其中一種。但是,曉得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也可以是一種手段,為要達成認識對方以外之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道德良知和追求卓越背後的理性基礎可以是互相排斥的。


有一點是值得提的,Gardner多次強調了市場化的禍害,即功利主義可使卓越的成就對別人的貢獻減退,甚或變成傷害。換言之,若單純以市場價值作為衡量卓越的標準,任何一種智能都可能成為個人與個人,社會與社會,甚或國家與國家競爭的指標,道德只會是在殺戮以後給良心加添一點裝飾而已。因此,要維持社會的健康發展,道德良知絕不可少。


其實,在學術界,早於二零零零年出版的一本由David Carr所寫的"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in Teaching"一書中已有談及道德與教師專業的關係。Carr把道德操守和良知看成為教師專業的一項必要條件,且是一個起點而已。香港教育界在過去數年對多元智能的崇拜與卓越的追求是否也如Gardner所言,缺乏了思考道德良知的問題?當我們不斷高舉「素質教育」之同時,這與道德良知又有何關係?道德良知是達至卓越的基礎,還是它的裝飾品而已?多元智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良知去處理多元智能。更可怕的是,我們會用多元智能去擺佈良知。


或許我們會認為Ivan Illich的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中的言論過於偏激,但是,他把現在的學制形容如工廠般,卻得到不少學者的認同。意思就是說,整個教學過程都在監控的情況下進行,空間與時間的壓縮減低了教學的趣味。若然我們發現需要大量產出哪些能力,這些能力就變成了達成卓越的指標,看看我們如何看待多元智能便明白了。錯不在我們認識了各人有不同的智能,乃在於我們沒有空間讓學生的智能呈現。更壞的是,我們傾向於為孩子決定他們要那些智能,並且跟市場的價值掛u。明顯地,這與培育多元智能的原意背道而馳。更甚且觸及道德操守問題的是,把學生的智能表現看成是教育工作者的功過指標。結果便會做成一種傾向,認為,既然自信能操控產出那些我們需要的智能,也沒理由不相信我們會選擇性地挑選一些合乎達成我們心目中的卓越表現的良知準則去跟隨,這等服膺於卓越的良知還稱得上是自主的良知嗎?我們的精力都化在一些如何製造智能的方法和技術上,卻往往忽略了與學生們一同經歷衍生智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