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6 年 第 4 期.頁 10 - 17 & 37

大學人文教育批判和實踐的邏輯與表現樣態

張立昌

摘要

正像歷史上信仰的時代受到理性的審判一樣,當今,理性受到情感的審判。但不再是過去那種在二元對立中一方對另一方的清算和全盤否定。在教育中,它促進了對人的形象的重新描繪和實現方式的反思。處在社會全面轉型時期的大學教育面臨著合理性、合法性考驗。時下,對於大學人文教育所表現出的強烈的歷史關切和現實憂慮,是其得以加強和改善的必要意識基礎。但在現實的努力中,其理論邏輯和實踐形式都表現出諸多的不恰當。大學人文教育有效性的深層危機,是自身對其實踐的邏輯的違背,致使應有的“人文性”流失了。所謂科學課程的擠壓和科學霸權的言說並不能成立。大學人文教育的邏輯是指教育者為了凸現人文性而必須共同遵守的內在規則。它是建立在“大學”、“教育實踐”內在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性”基礎上的。聚焦於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的“對話”和“反思”是貫穿於大學人文教育過程的核心機制。“主題-探究-表達”是其基本的和可能的課程模式。

關鍵字: 大學,人文教育,人文性,實踐性,實踐的邏輯,基本樣態

[目錄 |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 其他文獻 | 訂講表格 | 查詢 ]


Mail icon 查詢有關資料,請電郵致 hkier-journal@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