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教育與心理研究


(一九九五年九月)第十八期•287-311頁

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林宜旻、陳皎眉

摘要

以往有關Lee (1973) 所提之六種愛情類型的研究,都只探討愛情類型分量表得 分與一些變項間的關係(例如,自尊、自我揭露程度、關係滿意度、性別等),關 於不同愛情類型分量表得分與嫉妒的關係及不同愛情類型的配對與關係滿意度之關 係則從未被論及,因此,這些未被探討的部份即為本研究的重點。在嫉妒程度與關 係滿意度之關係方面,以往研究結果並不一致,研究者認為嫉妒因應行為可能是影 響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因此,嫉妒程度、嫉妒因應行為與關係滿意度之間 的關係也是本研究所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此外,不同嫉妒程度的配對及不同嫉妒因 應行為的配對與關係滿意度之關係這個重要但被忽略的議題也在本研究予以探討。

本研究的受試為126對18歲至35歲,交往半年以上的未婚男女,研究工具為愛情 態度量表、人際嫉妒量表、嫉妒因應行為量表及關係評估量表。

研究發現情慾之愛、友誼之愛及利他之愛得分越高,關係滿意度越高,且越不 常採用間接嫉妒因應行為,而遊戲之愛及依附之愛得分越高,關係滿意度越低,且 越常採用間接嫉妒因應行為。情慾之愛、遊戲之愛及依附之愛得分越高,嫉妒程度 越高,友誼之愛及利他之愛得分越高,嫉妒程度越低。情慾之愛及利他之愛得分越 高,越常採用直接嫉妒因應行為,而遊戲之愛得分越高,越不常採用直接嫉妒因應 行為。在愛情類型配對方面則發現「相似配對組」的關係滿意度顯著高於「相異配 對組」。至於嫉妒程度、嫉妒因應行為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則發現:男性的嫉 妒程度越高,關係滿意度越低,此外研究結果亦顯示常採用直接而少用間接嫉妒因 應行為、高嫉妒因應行為及低嫉妒因應行為的受試之關係滿意度皆顯著高於常採用 間接而少用直接嫉妒因應行為的受試。在嫉妒程度配對方面的結果顯示「男女皆為 低嫉妒組」中的男性關係滿意度顯著高於「男女皆為高嫉妒組」中的男性關係滿意 度。上述結果的可能原因均在討論部份予以探討。

心理學家Erikson (1963) 將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分成八個階段,他認為每一個人生 階段有專屬於該階段的關鍵問題,此問題的性質及其被處理的方式,會導致某種人 格特質的產生。就Erikson的分類,第六階段為成年前期 (early adulthood),其關鍵 問題為同性與異性間情感交流的需求是否獲得滿足,滿足則容易產生親密感 (sense of intimacy),不滿足則容易產生孤立感 (sense of isolation),友情與愛情的缺乏易 使人淪於寂寞沮喪,甚至影響其他生活層面的快樂。

雖然友情與愛情都是人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現象,關於友情的議題在人際 關係的研究中還算常被論及,但是有關愛悄的研究實在有限。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 形呢?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愛情的定義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困難。Rubin曾於1988年指 出:「研究愛悄的學者,長久以來背負著一個沈重的問題,即愛情對不同人而言意 味著不同的事。」因此,如何定義愛情及是否能得到定義的共識,又是一門大學問 。此外,以往心理學者受到行為主義強調客觀、計量原則的影響,常認為愛情這個 感性多變的議題,是無法被客觀地觀察或測量的,因此直到Rubin (1970) 將愛情視 為一種態度,並以一般的測量方法研究愛情後,才有較多的社會心理學家對「愛情 」做科學性的研究。然而,隨著知識的累積,對於愛情的定義也日趨複雜,各領域 有不同的研究興趣,所使用的方法也不斷地更新,雖然起步較慢,但值得高興的是 這個主題已經漸漸受到重視了。

回顧以往有關愛情的文獻,許多學者提出了他們的看法,Heider (l958) 認為, 「愛情是強烈的喜歡」,也就是說「愛情」和「喜歡」只有程度的差別,而無質的 差異。但是Rubin (1970) 發現,愛情包括三個主要成分:1.親和 (affiliative) 和依賴 需求,2.欲幫助對方的傾向,3.排他性與獨佔性。喜歡的主要成分則是給予對方好 的評價、尊敬及兩人相似的知覺,因此Rubin認為愛情和喜歡之間存在著質的差異。 Blau (1964) 提出愛情的交換理論表達了他對於愛情的看法,他認為愛情的良好發展 必須在伴侶雙方的酬賞交換一致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此外,Backman與Secord (l974) 提出友誼形成的過程分析 (A process analysis of friendship formation) 也是從社會 交換理論來解釋感情發展的過程。而1980年代以後也有學者以交換論的觀點來解釋 愛情的發展,例如Rusbult (1983) 發現在兩性關係中,獲得較多的酬賞和對關係投 資較多者以及選擇其他情感關係之機會較少的個體,對他們情感關係都有較高的承 諾 (commitment) 。此外,Konx與Sporakowski (1968) 和Rubin (1970) 曾將浪漫之愛 (romantic love) 與成熟之愛 (conjugal love) 區分開來。「浪漫之愛」強調戀愛者整 個心思完全專注於被理想化的伴侶,只能看到對方的優點而無視於對方的缺點,而 「成熟之愛」則較不常有浪漫之愛的壓倒性的激昂態度,較能理性的判斷彼此的關 係。這和浪漫之愛與成熟之愛的區分為日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刺激,Konx、 Sporakowski與Rubin之後,有許多學者開始研究這兩種愛情態度與其他變項之間的相 關,這些變項分別為性別 (Dion & Dion, 1973; Knox,1970a; Oas, 1975) 、年齡 ( Falkowski, 1976; Knox,1970b; Munro & Adamas, 1978a) ,內外控 (Elkins, 1978; Levine, 1978;Munro & Adamas, 1978b )、 非理性( Elkins, 1978;Hinkle & Sporakowski, 1975) 以及自尊 (Oas, 1975) 。 Prasions與Tittler (1984) 分析以上結果 顯示,浪漫之愛的態度較成熟之愛的態度不健康且不成熟。

除了Konx與Sporakowski(1968) 和Rubin (1970) 曾將愛情分成兩類外,其他學者 也曾嘗試將愛情做一些分類,例如Maslow (l955) 曾提出以需求及依賴為基礎的 D- love (deficiency love) 和以自主及給予為基礎的B-love (being love) ; From (l956) 則認為愛情可分成共棲之愛 (symbiotic love) 及成熟之愛 (mature love);Bersheid 與Walster ( 1974) 則將愛情分成友誼之愛 (companionate love) 與激情之愛 (passionate love) ; Kelley (1983) 提出激情 (passionate) 、現實 (pragmatic) 及利他 (altruistic) 三種愛情類型。Sternberg (1986) 提出的八種愛情類型,分別為喜歡、 迷戀、空愛、浪漫之愛、友誼之愛、愚愛、無愛及完整的愛,Hazan與Shever (l987) 以依附 (attachment) 觀點提出的三種依附類型的愛情(安全依附型、矛盾型及逃 避型)。

除了上述幾種分類外,加拿大社會學家Lee (1973) 也曾經由文獻收集及調查訪 談兩階段的研究,將男女之間的愛情分成六種型態,情慾之愛 (eros) 、遊戲之愛 (ludus) 、友誼之愛 (storge) 、依附之愛 (mania) 、現實之愛 (pragama) 及利他 之愛 (agape) 。情慾之愛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並且是羅曼蒂克、激情的愛情。 遊戲之愛視獲得異性的青睞為一種有趣的挑戰性遊戲,當事人會避免自我情感的投 入,且喜歡更換對象,是一種只享受過程,不一定要有結果的愛。友誼之愛是指如 青梅竹馬似的感情,由於長期相處而不自覺地視彼此的相屬有如兄妹、好友般的自 然習慣,是一種細水長流、寧靜無波的愛。依附之愛者情感需求幾乎達到強迫性的 程度,常因戀愛而心神不寧,而且情緒起伏甚大。現實之愛正如社會交易理論 (social exchange theory) 所說的,人們傾向於選擇能夠帶給自己酬賞而減少成本的對 象,是一種理智的、顧慮現實條件選擇對象的愛情。利他之愛帶著宗教情操,視愛 為一種犧牲、奉獻,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愛(李美枝,民75) 。

比較十述幾個理論發現,Lee提出的六種愛情類型理論算是結構比較完整的理論 ,在進行分類之初,Lee (1973) 以非結構的方式收集數百篇有關「愛情」的文章, 這些文章的作者包恬從古希臘時代到1970年代的小說家、詩人、文學家、社會學 家、人類學家以及心理學家等等,Lee在閱讀這些文獻的過程中,每當看到有關愛情本 質的陳述時,便將它記錄下來,結果共收集了四千多個愛情的描述。他先找出學者 們用以區分真愛與否的特徵,結果得出互惠、嫉妒、忠實、無私等十五個特徵。Lee 再以這些特徵將四千多個陳述句分成六大類,並加以定名。為了驗證從文獻分析而 得的愛情類型是否存在於真實的人類世界,Lee訪問了120名受試,請他們敘述他們 的戀愛經驗?並將敘述予以分析,結果也得出與上次研究相同的六種愛情類型。此 外,Lee的理論也擁有許多學者實證研究的支持(例如,Hendrick & Hendrick,1986, 1990; Prasions & Tittler,1984; Rosenman,1978;Richardson、Medvin & Hammock, l988 ; Davis 8 Latty-Mann,1987; Bierhoff l991),又該理論廣泛包含許多學者提出的概 念,例如Hendrick (1986) 認為,交換理論 (exchange theory) 可能是現實之愛的基 礎; Clark與 Mills (1979) 所提之共有的愛情 (communal love) 則是利他之愛的一個 例證; Bersheid與Walster(1978) 的友誼之愛與Lee所提的友誼之愛類似,而激情之愛 則對應於情慾之愛;Kelly (1983) 所謂的現實之愛與Lee所提的現實之愛相同, Dion 與Dion (1973) 對愛情經驗做因素分析,其結果之五個因素中的四個因素也與Lee的 理論類似,其對應關係分別為:反覆無常的 (Volatile) 對應依附之愛,謹慎的 (Circumspect) 對應友誼之愛,理性的 (Rational) 對應現實之愛,熱情的 (passionate ) 對應悄慾之愛。與其他理論相較下,Lee的愛情類型理論先以非結構的方式收集資 料,排除因預設架構可能造成的不周全,經由資料的分析漸漸釐清愛情類型的架構 ,日後又獲得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更確定了該理論結構的完整性。因此,本研究 的「愛情類型」將以Lee的理論為基礎。

以往有關Lee所提之愛情類型理論的研究,大都是探討六種愛情類型的得分與一 些變項間的關係,例如,Hendrick與Hendrick (1986) 發現自尊較高者其情慾之愛的得 分較高,自尊較低者其依附之愛的得分較高,而Prasions與Tittler (1984) 的研究則發 現利他之愛、友誼之愛及遊戲之愛的得分越高,其自尊也越高。Hendrick與Hendrick (1987) 發現對伴侶的自我揭露程度越高者其利他之愛、情慾之愛及依附之愛的得 分越高,而遊戲之愛的得分則越低。此外,該研究亦發現生活“意義”度越高者, 其利他之愛、情慾之愛、友誼之愛、現實之愛及遊戲之愛的得分越高。在性別方面 ,Hendrick與Hendrick (1986) 發現男性遊戲之愛的得分顯著高於女性,而女性在友誼 之愛、現實之愛及依附之愛的得分顯著高於男性。此外,Levy興Davis (1988) 曾將 Sternberg (1986) 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與六種愛情類型 進行相關研究發現:親密 (intimacy) 程度越高者其利他之愛及情慾之愛的得分越 高,遊戲之愛的得分則越低,承諾 (commitment) 及激情 (passion) 的程度越高者其 利他之愛、情慾之愛及依附之愛的得分越高,遊戲之愛的得分則越低。然而有關六 種愛情類型的得分與關係滿意度之關係的研究曾有Hendrick、Hendrick與Adler (1988a )、 Hendrick (1988b)、Levy與Davis (1988) 及Yancey與Berglass (1991) 四個研究做 過,但是Yancey與Berglass (1991) 的研究結果與其他三個研究並不一致,前三者發 現情慾之愛、利他之愛得分越高,關係滿意度也越高,遊戲之愛得分越高,關係滿 意度則越低,但是Yancey與Berglass的研究發現利他之愛得分越高,關係滿意度越高 ,而依附之愛得分越高,關係滿意度則越低。上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Yancey與 Berglass (1991) 所採用的受試只要有戀愛經驗即可,並未嚴格限制正處於戀愛狀態 ,而其他學者的研究則有此限制。

一般人認為只要男女雙方愛對方的程度一樣多,其關係滿意度就會比較高,但 是 Lee (1976) 認為:「關係滿意度的問題不在於量的多寡而在於雙方對愛情的表 達方式(即愛情類型),個人所持有的愛情類型與其伴侶越相似,其關係滿意度就 越高」。因此,探討愛情類型與關係滿意度時,除了瞭解不同愛情類型的得分與關 係滿意度之關係外,更應注意「不同類型的配對」與 「關係滿意度」的關係,而這 個問題將是本研究的重點之一。

               
                             遊戲之愛(LUDUS)


      依附之愛(MANIA)                        現實之愛(PRAGAMA)



      情慾之愛(EROS)                          友誼之愛(STORGE)



                            利他之愛(AGAPE)

                         圖一  愛情類型關係圖                                

談到愛情,就不免提及嫉妒,因為嫉妒在兩性關係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部份戀人在交往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嫉妒的感覺。但是在人類一切文 化中,嫉妒總是受到嚴厲的譴責。其實嫉妒所涉及的是社會生活的一個核心問題, 亦即每當兩個人能夠相互進行比較時,這個問題便會自然產生。因此,這樣一個普 遍的情緒實在需要深入地加以探討。

回顧以往有關嫉妒與Lee (1973) 所提之六種愛情類型的研究可以發現,這兩個 主題所採討的問題有部份是相同的。例如研究發現排他性強 (White,1981) 、低自 信 (Carmelo A. De Moja',1986)、對於情感關係依賴度高(Gillespie,1971; Bernard 1972; White,1981)、常有非理性想法者 (Lester, Deluca, Hellinghausen & Scribner,1985) 較容易嫉妒,而Lee (1973) 所提之六種愛情類型中的依附之愛正 具有上述特性。再者,有些研究指出,在兩性關係中,嫉妒心強者常有些共同的信 念,例如重視感情的忠誠度及強調感情的重要等 (Blood & Blood,1977 ;Bringle、 Evenbeck & Schemdel,1977; White,1981),而根據Lee (1973) 對六種愛情類型 的描述,不同愛情類型所恃的上述信念亦有差異,例如依附之愛及情慾之愛得分高者 常強調感情對其生命的重要性,而遊戲之愛得分高者較不重視情感的忠誠度,因此, 研究者認為不同愛情類型的得分與嫉妒程度的關係可能會有不同。此外,由於不同愛 情類型的情緒表達、思考方式及對事件的處理方式皆有差異,例如,利他之愛得分高 者思想較成熟、情緒表達較內斂、處理事情時較溫和且為對方著想,而依附之愛得分 高則善於嫉妒且情緒不穩定,而對問題時其處理方式常為情緒所左右。因此,研究者 推論不同愛情類型的得分與嫉妒因應行為之關係可能會有不同。由於以往的研究未曾 將愛情類型與嫉妒一併探討,以不同愛情類型得分與嫉妒(包括嫉妒程度及嫉妒因應 行為)的關係將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另一個重要議題。

除了探討不同愛情類型的得分與嫉妒的關係外,嫉妒與關係滿意度的關係也是 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然而,嫉妒對兩性情感關係而言是利或是弊,各家說法並不 一致,例如,O 'Neills (1972) 認為:嫉妒是一種自我殘害,它只會限制嫉妒者與其 伴侶的自由與快樂,而使得二者皆不能得到健全的人格發展。Mathes、Roter與 Joerger (1982) 的研究發現,嫉妒與神經質呈正相關。Bringle、Evenbeck與Schmedel (1977) 的研究指出:嫉妒與婚姻滿足呈負相關,與爭執的次數呈正相關。從上述 的說法看來,嫉妒對情感關係而言似乎是有害的。但是Mathes與Severa (1981) 的研 究使用人際嫉妒量表 (Interpersonal Jealousy Scale) 及Rubin (1970) 的愛情及喜歡量 表 (Romantic Love and Liking Scale) 施測於79對情侶,結果發現:愛情分數與嫉妒 呈正相關,而喜歡與嫉妒間無相關存在。此外,Mathes (1986) 發表以未婚男女為受 試的縱貫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結果指出:關係成功組(仍與七年前的伴侶在一 起且彼此相愛的受試)之嫉妒分數顯著「高」於關係失敗組(已與七年前的伴侶分 手之受試),該結果似乎表示嫉妒對情感關係的長期效果是正向的。

嫉妒程度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如何?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致的結論。研究 者認為想要了解嫉妒程度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不應只是一再尋找與關係滿意 度有關的變項與嫉妒程度做相關,也許應該把焦點轉移至影響嫉妒程度與關係滿意 度之間的關係之中介變項。而根據White (1981) 對嫉妒的定義,嫉妒除了是一種情 緒外,它也是一種行為。此外,McIntosh (1988) 曾將個體面對引發嫉妒的情境後所 採取的因應行為分為兩類,其分別為直接嫉妒因應行為及間接嫉妒因應行為,直接 嫉妒因應行為是指:嫉妒者直接針對嫉妒事件做反應,例如要求其伴侶在他(她) 與第三者之間做一選擇;或告訴其伴侶,他(她)受的傷害有多深,使其伴侶有罪 惡感等等。間接嫉妒因應行為是指:嫉妒者做一些表面上看似與此嫉妒事件無直接 關係的反應,例如故意與其他人打情罵俏使其伴侶嫉妒;或對其伴侶的愛變得有所 保留等等。Mclntosh與Tate (l990) 的研究發現,越常採用直接嫉妒因應行為者,關 係滿意度越高,越常採用間接嫉妒因應行為者,關係滿意度越低。因此,研究者認 為「嫉妒的因應行為」可能是影響上述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所以本研究將探討 嫉妒程度」與「關係滿意度」之關係是否會因「嫉妒的因應行為」的不同而有所 不同,藉此對嫉妒程度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有更多的了解。

回顧以往有關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都只探討單方面的嫉妒程度或嫉 妒因應行為與關係滿意度的相關,但是研究者認為:感情是兩個人共同的事情,嫉 妒情形(指嫉妒程度及嫉妒因應行為)的不同配對方式也會影響其關係滿意度。因 此,本研究除了採討嫉妒程度及嫉妒因應行為與關係滿意度之關係外,亦將探討伴 侶間嫉妒程度的配對與關係滿意度的關係及伴侶間嫉妒因應行為的配對與關係滿意 度之間的關係。

綜上所言,本研究的目是想探討不同愛情類型得分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以及伴侶間不同愛情類型的配對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並了解不同愛情類型得 分與嫉妒程度、嫉妒因應行為之間的關係。此外,嫉妒程度及嫉妒因應行為與關係 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也是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而伴侶間不同嫉妒程度的配對及伴侶 間不同嫉妒因應行為的配對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也是本研究的另一個重點。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下列九項假設:

1.  不同愛情類型分量表得分與關係滿意度得分有顯著相關。
2.  伴侶間不同愛情類型配對(相同配對、相似配對及相異配對)之關係滿意度有顯 著差異。
3.  不同愛情類型分量表得分與嫉妒程度得分有顯著相關。
4-1.  不同愛情類型分量表得分與直接嫉妒因應行為得分有顯著相關。
4-2.  不同愛情類型分量表得分與間接嫉妒因應行為得分有顯著相關。
5.  嫉妒程度與關係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6-1.  直接嫉妒因應行為與關係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6-2.  間接嫉妒因應行為與關係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7.  嫉妒程度、嫉妒因應行為在關係滿意度上有交互作用存在。
8.  伴侶間不同嫉妒程度配對之關係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9.  伴侶間不同嫉妒因應行為配對之關係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 英文版 | 目錄 | 教育與心理研究 | 其他文獻 | 教育學院網頁 | 查詢 ]


Mail icon 查詢有關資料,請電郵致 en@fed.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