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通九境......单波
目 录
第一节 引言:走进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
第二节 从生命里流出的哲思
一、原始性情的昭露
二、立心立命的思考
三、花果飘零的悲情
四、生命苦痛的体验
五、理想主义的绝唱
第三节 唐氏哲学思维方式与方法
第四节 唐氏哲学特点的检视
第二章 生命之真的追寻--唐氏心本体论
第一节 心本体论的发生
第二节 本体追寻方式
第三节 "心之本体"透视
一、 内部之自己,即是我心之本体
二、 心之本体应是恒常的真实的
三、 心之本体是至善的完满的
四、 心之本体即世界之主宰
五、 心之本体的无限渗贯于有限
六、 心之本体是充内形外的精神实在
七、 合"心"与"生"?性及"性道一元"
第四节 心通九境
一、心与境相涵相摄,互?感通
二 "生命之真实存在"的意义
三、 主体与超越
四、 理想由理性综合而成并植根于人的性情
第五节 唐氏心本体论批导
第一节人生之本在心
第二节 人生的目的在于实现自我
第三节 人生智慧在童心
第四节 人?万物之灵
第五节 人生与道德
一、"现实自我的超越"
二、一念之陷溺的克服
第一节 唐氏人文精神论的缘起
第二节 唐氏人文思想阐要
一、"一切文化之精神,都是人文精神"
二、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或创造
三、文化是道德理性的分殊表现
四、文化的地位及其兴衰皆依于"本心"
五、人的存在与民族文化不可分
第一节 中西人文精神的比较。会通与重建
一、中西文化比较的价值标准
二、人类精神的行程:"人文-超人文-人文"
三、中西文化精神的根本对照:人文与超人文、非人文
四、中西文化的精神病痛
五、中西文化的融合之道
第二节 人文与科学
一、科学:价值与限制
二、科学置于人文之下而非置于人文之上
第三节 人文与宗教
一、"宗教是天人之际之一种文化"
二、人文包涵宗教,亦依赖宗教
三、 科学与宗教的整合
第四节 唐氏人文思想批导
第一节 哲学、道德与宗教
一、哲学与宗教
二、道德与宗教
三、建构"哲学、道德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宗教意识论
一、宗教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意识
二、宗教意识的十种形态
三、宗教意识与其他文化意识间的相反相成的关系
第三节 比较宗教论
一、基督教、佛教、回教、道教特点之比较
二、销融各种宗教冲突的可能性
三、儒学的宗教性与"一心通九境"的判教法
第四节 唐氏宗教哲学的意义
附录:
附录一、唐君毅学术编年
附录二、唐君毅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附录三、唐君毅研究文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