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編號:154
文章:「中醫」、「沒治了」、「蒙古大夫」
作者:周立老師
分類:生理、疾病

中醫中藥沒有副作用,治療慢性疾病還能「斷尾」,所以愈來愈受人們青睞。平時有個「頭疼腦熱tóu téng nɑ̌o rè」的小病,很多人都喜歡「看中醫kɑ̀n chōng yī」、「吃中藥chī zhōng yɑ̀o」。

中醫中藥的相關叫法,普通話和粵語有不少差異,比如,前面提到的「斷尾」普通話叫「去根兒」,「熱氣」、「口氣」普通話說成「上火」、「口臭」等等(見附表)。

粵語
普通話
拼音
搭脈
號脈
hɑ̀o mɑ̀i
熱氣
上火
shɑ̀ng huǒ
冷親
著涼
zhɑ́o liɑ́ng
口氣
口臭
kǒu chòu
生飛滋
長口瘡
zhɑ̌ng kǒu chuɑ̄ng
藥材鋪
中藥店
zhōng yɑ̀o diɑ̀n
執藥
抓藥
zhuɑ̄ yɑ̀o
煲藥
煎藥/熬藥
jiɑ̄n yɑ̀o/ɑ́o yɑ̀o
焗汗
發汗
fɑ̄ hɑ̀n
吸火罐
拔火罐
bɑ́ huǒ guɑ̀n
斷尾
去根兒
qù gēnr

「沒治」冇符冇得頂

「醫病」普通話叫「治病zhì bìng」。如果一個人「有得醫」,就是「能治néng zhì」,「冇得醫」就是「沒治méi zhì」。「沒治」是北方話,指情況壞得無法挽救,比如「這個人不思進取,真是沒治了」。「沒治」還可以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無可奈何,「我真拿他沒治」就是「冇佢符」的意思。形容人或事好得不得了也可以用「沒治」,相當於粵語的「冇得頂」,比如「這麼精緻的雕刻,簡直沒治了」,「嫂子蒸魚很拿手,沒治了」﹗

本地人常把醫術不高明的醫生稱為「黃綠醫生」,內地叫「蒙古大夫mēng gǔ dɑ̀i fu」。清朝時,專門管理御用馬匹的機構叫「上駟院」。上駟院有不少獸醫是蒙古人,官銜叫「蒙古醫士」,俗稱「蒙古大夫」。由於他們醫術高明,不少內廷執事人員也找他們來看病。

但不知內情的人卻認為,「蒙古大夫」既醫馬又醫人,怎麼可信呢?於是,「蒙古大夫」一詞就成了「黃綠醫生」的代稱。

中國的少數民族很多,使用「蒙古大夫」這樣的詞應該謹慎。內地電視劇《大宅門》就因為劇中出現了「蒙古大夫」一詞,被蒙古醫藥從業人員告上了法院。有關方面顧忌到這個詞「可能傷害少數民族的感情」,就把它刪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