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編號:222
文章:《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
作者:林建平博士
分類:語音

學習語音,必須有一套記錄語音的符號。一般的語音研究,都使用「國際音標」。但是,「國際音標」太精細了,普通話的教與學不必這樣繁瑣。民國初年,制定了一套「注音字母」,曾經掀起「識字拐棍」的作用。著名語言學家徐世榮認為,「注音字母」只是一種粗略的記音符號,不是音素字母,利用它講解語音結構,靈活性不夠;用它來講方言和普通話語音的對應關係,不便於分析比較,也不是理想的語音符號。

據了解,早在明代,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金尼閣等已開始為漢語設計羅馬字母(即拉丁字母)方案。利瑪竇創制了羅馬字拼寫漢語的方案(1605),其後又有金尼閣的漢語羅馬字注音方案。鴉片戰爭之後,外國來華傳教士制定和推行的各種拼寫漢語方言的教會羅馬字方案大量出現,一直影響至二十世紀初期。

拼音進化半世紀

1892年,盧戇(Zhuɑ̀ng)章設計出第一個中國人的切音字方案(按:切音,就是拼音的意思),在羅馬字母的基礎上,盧氏設計了一套「中國切音字母」,可以用來拼寫廈門、泉州、漳州、福州、廣州,以及官話等多處的「話音」。自此揭開了語文現代化的序幕,開始了半個多世紀的拼音化運動,包括切音字運動、注音字母運動(1918)、國語羅馬字運動(1928,簡稱「國羅」)、拉丁化新文字運動(1931)。用拉丁新文字擬定的方言拉丁化方案有上海、廣州、福州、客家等十三種。

但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只有一種,那就是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簡稱「北拉」),這是因為北方話是通行區域最廣的語言。「北拉」在漢語拼音運動中,有着不可抹煞的地位。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中擬定的各種拼音方案,特別是「北拉」為制定《漢語拼音方案》提供了不少的寶貴經驗,例如:舌尖前音(平舌音)和舌尖後音(翹舌音)的字母設計上,《漢語拼音方案》選定了用「北拉」方案中的z c s和zh ch sh:

國語注音字母(1913) * ㄓ ㄔ ㄕ ㄗ ㄘ ㄙ 國羅    (1928) j ch sh tz ts s 北拉    (1931) zh ch sh z c s 漢語拼音方案(1958) zh ch sh z c s (*1918年,正式公布;1930年,改稱注音符號。)

1958年人大定案

新中國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比較多種拼音方案的優劣長短,成就了今天海內外廣為流通的《漢語拼音方案》。為了配合推廣普通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於1956年發表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隨後發表的還有「修正第一式」和「修正第二式」兩個草案。1957年11月提出了「修正草案」。1958年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了這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