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編號:260
文章:炮羊肉
作者:周立老師
分類:多音字

秋風起,又到吃羊肉的季節了。學過普通話的人都知道「涮shuɑ̀n羊肉」,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炮羊肉」,你聽說過嗎?

用鍋、鐺等在旺火上急炒(牛肉片、羊肉片等)叫「炮bɑ̄o」。「鐺」讀chēng,是一種很扁的平底鍋,一般用來烙lɑ̀o餅。北京「大柵欄dɑ̀shilɑ̀r」的煤市街附近(以前的八大胡同)有個夜市,那裡的「炮羊肉」做得最地道。老舍先生筆下的「祥子」對「炮羊肉」也是情有獨鍾,他最大的享受就是「把車拉到東安市場,吃一頓熱燒餅夾炮羊肉之類」的飯。除了烹調,「炮」也指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bèi,比如:「濕衣服擱gē在熱炕kɑ̀ng上,一會兒就炮乾了。」

現在,有人把「炮羊肉」寫成「爆羊肉」,其實已經改變了原義。「爆」是指「把食物放進沸油鍋裡稍微一炸或用沸水稍微一煮」,顯然與「炮」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烹調方式。順帶一提,與「爆」同旁的「曝」有兩個讀音,使攝影膠片感光叫「曝bɑ̀o光」,也比喻隱秘的事顯露出來,被眾人知道。暴露在陽光下曬叫「曝曬pùshɑ̀i」,「一暴十寒」的「暴」同「曝」,也讀pù。

「炮筒子」心直口快

「炮」還可以讀pɑ́o,是一種製中藥的方法,本義是把生藥材放在熱鐵鍋裡炒,使它焦黃爆裂,目的是消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加強療效,也使藥物純淨,便於製劑和貯藏。陸游有首《離家示妻子詩》,裡面就提到了「炮藥」:「兒為檢藥籠,桂薑手炮煎」。後來人們把用烘、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藥都叫做「炮製」了。

有一種武器叫「迫pɑ̌i擊炮pɑ̀o」,俗稱「炮pɑ̀o筒子」,因為「炮筒子」直來直去,人們多用它比喻心直口快、好發議論的急性人,比如︰「小劉是個炮筒子,甚麼都實話實說,得罪了不少人。」

「迫」是個多音字,除了讀pɑ̌i,多數情況下讀pò,如「逼迫」、「迫切」、「迫在眉睫」、「迫不得已」,但「逼」讀bī,「迫」讀pò,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好了,現在鞏固一下:炮bɑ̄o羊肉、炮pɑ́o製、迫pɑ̌i擊炮pɑ̀o、逼bī迫p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