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編號:79
文章:衣服的肥瘦
作者:孟改芳老師
分類:衣著

聽到香港人把脫衣服叫「除衫」,想起一些與此對應的動詞。在廣東話中,「除」字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但對應的普通話動詞則各有不同。例如:「除衫,除褲,除襪,除鞋」,普通話說:「脫衣服,脫褲子,脫襪子,脫鞋」;「除眼鏡,除手錶,除領帶,除手套」,普通話則說:「摘眼鏡,摘手錶,摘領帶,摘手套」;而「除頸巾,除皮帶」,普通話就說:「解圍巾,解皮帶」了。與上述過程相反的動詞則為「穿、戴和繫」了,例如:「穿衣服,戴手套,繫皮帶」。

衣服尺寸 粵稱「寬窄」

說完穿衣服,聯想到衣服「合身不合身」,用普通話說是「合適不合適」,衣服的長短要合適,衣服的「寬窄」也要合適。「寬窄」是粵語表示衣服「橫向尺寸」大小的詞,普通話則不用「寬窄」,而是用「肥」和「瘦」來形容的。例如:「這條褲子太肥了」,「那件上衣長短合適,可是有點兒瘦」。衣服用「長短肥瘦」來形容,鞋子則用「大小肥瘦」來形容。「這雙鞋太大了」,「那雙鞋太小了」,「這雙鞋大小合適,可是肥了點兒」。

毛衣 • 棉襖 • 呢子大衣

說完衣服的尺寸,再說衣服的款式,春秋二季,學生大都會在校服外加一件「冷衫」,普通話叫「毛衣」,無袖的叫「毛背心」。

「毛衣」有多種款式,「對襟冷衫」叫「開身毛衣」,「樽領冷衫」和「V領冷衫」都叫「套頭毛衣」,因「樽領」又叫「高領」,「V領」又叫「雞心領」,所以「樽領冷衫」又叫「高領套頭毛衣」,「V領冷衫」又叫「雞心領套頭毛衣」。

冬天,天氣更加寒冷,學生在毛衣外面會再加上一件更厚的外衣,傳統學校的學生常常穿真絲「棉衲」,普通話叫「棉襖」或「棉衣」。「棉襖」也有兩種,傳統款式的叫「中式棉襖」,另一種衣袖單獨剪裁縫上去,而衣領仍為傳統款式的叫「中西式棉襖」。此外,更多學校學生的禦寒外衣是「絨褸」,又叫「校褸」,這種外衣普通話叫「呢子大衣」,這是因為「絨」在普通話中叫「呢子」,「褸」在普通話中叫「大衣」的緣故。

呢子大衣有短、中、長三種,「校褸」應叫「短呢子大衣」;比短呢子大衣長些,但在膝蓋之上的叫「中長呢子大衣」;長過膝蓋的則叫「長呢子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