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師的評估素養 分析數據回饋學與教

按此瀏覽

【更新日期: 2023-05-23】

「匯進學校」跨校交流網絡 觀摩「價值觀教育X服務學習X跨學科協作」成果展示

按此瀏覽

【更新日期: 2023-05-09】

傳承「動」起來 與校協作發展跨範疇學習 提升教師專業能量

按此瀏覽

【更新日期: 2023-05-08】

澳門學校全體教師工作坊 以校為本提升專業能量

按此瀏覽

【更新日期: 2023-05-02】

學校改進專業分享2023 校董研討會 共同籌劃學校發展

按此瀏覽

【更新日期: 2023-04-28】

【SDO動向及專訪系列之四】有效的學生培育策略有何關鍵?

QSIP團隊由來自不同教育範疇及專業背景的「學校發展主任(SDO)」組成,今次向大家介紹的SDO是鍾淑婷女士(Jenny)。

每所學校各有不同學生培育策略,並成立不同的學生成長支援小組,如輔導組、訓導組、生涯規劃組、價值觀教育組、德育及公民教育組、課外活動組等,在學生的不同階段提供學習與成長支援,促進全人發展。

加入QSIP之前曾長時間在中學擔任生涯規劃主任及其他學習經歷主任的Jenny,認為學校領導如能從整體性規劃入手制定學生培育策略,定能發揮出更大效能。「現時,各個學生成長支援小組各就其職能和專長負責不同培育範疇的工作,較少出現互相協作,令學生培育工作未能整合起來。加上活動多為一次性模式,少有機會作深化跟進,成效有限。我建議學校領導可對學生培育作出整體性規劃,並將學生培育策略融入日常學習生活中,同時宜為各個小組及班主任或級統籌建立溝通平台,以促進協作。」

Jenny認為在設計班級經營、生涯規劃等學生培育策略時,班主任及學生成長支援小組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可發揮關鍵作用。例如在設計階段,小組可透過班主任更加了解學生的需要,和設計合適的培育策略或活動;而在進行活動後,班主任可持續觀察學生的表現,雙方可一同作出跟進和檢討策略的成效。

「我早前參與一所學校的班級會議,學生成長支援小組及班主任一起檢視早前舉行的培育活動,小組教師邀請班主任分享活動中的觀察,而班主任也坦誠地從學生的角度說出活動中哪些設計能讓學生得到啟發、哪些地方需要改善。會議上,教師願意聆聽及互相交流,一起制定優化措施以回應學生的實際成長需要,他們的專業交流及協作文化令我印象深刻。」她續指,這個溝通平台可讓雙方合作檢討策略的成效,並進而討論如何把由單次活動的學習點引入日常學習生活中,將學生培育的效能持續下去。

【更新日期: 2023-04-25】

「匯進學校」跨校交流網絡 觀摩跨學科主題活動

為鼓勵同業的專業交流,QSIP於本學年建立「匯進學校」跨校交流網絡,以「匯聚優質意念、共享改進心得」為目標,邀請了多所曾與QSIP協作進行發展並累積豐富經驗的學校成為「匯進學校」,並就特定主題與QSIP其他協作學校通過教學觀摩、學生成果展示活動等進行深度專業交流,讓學校有機會參考友校的實踐經驗及成果,從觀摩及交流中獲得啟發,為將來在校內推行同類項目作準備。

早前,QSIP舉行了第一次「匯進學校」交流活動,由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接待五所友校的領導及教學團隊到校觀摩跨學科主題活動。該校的跨學科主題活動涵蓋一至六年級,各有不同的主題及成果展示方式,並以一連四天的主題週模式進行。其中五年級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簡稱「非遺」)為切入點,讓學生選取及深入認識不同的非遺項目,包括:蛋撻、茶粿、中草藥、醒獅、大頭佛,然後製作展覽攤位,並於「仁紀大笪地」活動中向其他班別及三年級學生展示,藉以推廣非遺文化。觀摩過後,在QSIP名譽學校發展主任陳可兒博士的帶領下,該校李少芬副校長及跨學科主題活動統籌教師,與到場的友校代表進行交流,分享在籌辦活動過程中的細節,如教學設計、產出構思、物資準備、導入課流程、人力資源分配等,有如帶領他們經歷整個統籌過程。此外,學校又分享如何由幾年前開始由個別年級單一主題做起,及至現在一至六年級都以不同主題來進行跨學科主題活動的心路歷程。當日參與交流的學校代表認為,能實地觀摩實踐經驗及成果、汲取友校經驗,機會非常難得,對統籌及設計跨範疇學習項目獲得莫大啟發,並加強日後籌辦同類型活動的信心。

QSIP未來將為協作學校就着不同交流主題安排更多跨校交流活動,以跨校網絡促進專業發展。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從數年前起與QSIP協作,共同發展跨範疇學習的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經歷多年實踐與優化,已累積豐富經驗,並成為本年度QSIP匯進學校。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左二)與QSIP名譽學校發展主任陳可兒博士(左三)參與「仁紀大笪地」活動。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的教師代表表示,她們參觀了不同年級的活動,其中甚為欣賞三年級學生能參考教師提供的框架撰寫匯報講稿,藉以提升學生匯報技巧,亦覺得「仁紀大笪地」內容豐富,學生積極主動地鼓勵在場人士參加攤位遊戲,令她們印象深刻。

 


華德學校的教師代表表示,她在「仁紀大笪地」跟負責教師傾談,教師說早前帶領學生去學習製作蛋撻,在製作的過程中互相幫助,教師也樂在其中,這讓她明白到跨範疇學習項目需要師生積極參與才行。

 


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元朗)的教師代表表示,從活動中見證教師如何一步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掌握技巧、整理學習成果,令她們體會到教師要思考學生的難點,並給予輔助。她們笑指最欣賞的是核心小組教師上下一心,互相幫助,能按學生的反應來修改教學策略,令她們得到啟發。

 

觀摩後,學校代表在QSIP的帶領下互相交流,為友校將來在校內推行跨範疇學習項目作出準備。

 

友校代表觀賞學生作品,從中了解教師的教學設計。

【更新日期: 2023-04-18】

學校改進專業分享2023 中層教師研討會 配合教育政策及校情落實發展

QSIP於2023年3月24日舉行「新時代下的學校改進:後疫情.人才流動.教育新政策」專業分享系列的第二場公開研討會。是次網上研討會為中層教師分享在校內推動不同範疇的實踐經驗,由QSIP團隊主持十多個平行環節,涵蓋科組學與教,以至跨科/組協作及學生成長支援範疇的發展策略,主題包括:各個學科的實踐經驗、價值觀教育、跨課程語文學習(LaC)及跨課程閱讀(RaC)、主題式學習及跨範疇學習、學生培育及班級經營;透過分享與不同學校的協作例子及發展策略,以供科組領導及功能組別統籌教師參考,推動業界的專業分享及交流。

當日參加者來自超過200所中、小學,逾1100人次參加不同環節,從中掌握推動學校發展及改進的方向。

 

QSIP學校發展主任胡翠珊博士和李敏明女士以價值觀教育為題與參加者分享與學校協作的實踐經驗。

 

QSIP名譽學校發展主任陳可兒博士、學校發展主任梁承謙博士及麥嘉燕女士以主題式學習及跨範疇學習為題與參加者分享支援實例及經驗。

【更新日期: 2023-03-30】

學校改進專業分享2023 澳門學校領導研討會 探討教育新時代的挑戰

隨着澳門「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的出現,及配合疫情過後的復常工作,學校應深感需要強化教師團隊,着意培訓更多中層人才,以應對社會急速轉變,並以突破性的思維持續推行改革,包括在學校綜合評鑑的理念下,提高教師團隊對「規劃─實施─評估」循環(PIE)的意識及相關技術,並按照澳門「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發展多元評核,以照顧學習多樣性,從而提升教學效能。為協助學校迎接種種挑戰,QSIP於2023年3月21日於澳門以實體形式舉行學校領導研討會,聯同協作學校分享學校改進經驗,一起探討學校發展策略。

研討會上,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先以「新時代下的學校改進:綜合評鑑.多元評核.教師發展」為題與在場約120位來自28所學校的學校領導、教務主任、課程發展組長及各科科組長等分享在新時代的挑戰下推動學校持續發展的方向。接着,由利瑪竇中學及嘉諾撤聖心英文中學的領導及教學團隊分別分享與QSIP團隊協作推動學校改進的經驗,讓參加者進一步掌握整全式學校改進的歷程和策略。隨後,在場的學校領導分成多個小組,QSIP學校發展主任在各組促進互動交流學校改進經驗,探討推動策略。

 

來自28所澳門學校的領導及教學團隊出席參與實體研討會,並與QSIP團隊合影。

 

嘉諾撤聖心英文中學(左一至三)及利瑪竇中學(右一至三)的領導及教學團隊連同QSIP團隊與在場人士分享學校改進經驗。

 

在場學校領導分成多個小組交流學校改進經驗,QSIP團隊在組內促進專業交流。

【更新日期: 2023-03-23】

學校改進專業分享2023 學校領導人研討會 宏觀部署學校改進

一直以來,QSIP與教育界保持緊密聯繫。踏入後疫情時代,業界既要面對疫情遺留下來的問題,又要回應遽變環境下的種種挑戰,包括在人才加速流動下需加強培育新任中層及新教師,疫情間因頻密停止面授課而影響校內人際關係、班級凝聚力及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面對與時並進的教育新政策(如推行價值觀教育、豐富全方位學習、提升評估素養)等。有見及此,QSIP於今年3至4月舉辦「新時代下的學校改進:後疫情.人才流動.教育新政策」專業分享系列,共安排三場公開研討會,與業界不同持分者一同探討學校發展策略。

第一場「學校領導人研討會」已於2023年3月10日以實體及網上形式同步舉行,由QSIP團隊與多位來自中、小學的學校領導嘉賓講者,包括:迦密中學伍妙儀校長、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鄺永燊校長、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陳志維校長、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蘇炳輝校長、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盧光輝紀念學校校長鄧瑞瑩博士、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陳鳳儀副校長,透過演講、對談、小組互動交流的形式作分享。當日來自百多所中、小學逾220位學校領導出席,一起探討後疫情時代及教育改革熱門話題,如價值觀教育、中層培育、新時代下的班級經營等,以宏觀的視野推動學校持續發展及改進。當日又特別為現場參與的中學參加者安排小組交流環節,作專業交流及建立網絡。

 

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以「新時代下的學校改進:後疫情.人才流動.教育新政策」為題與參加者分享教育界最新發展趨勢。

 

在中學專場的學校領導對談環節上,(左起)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鄺永燊校長、迦密中學伍妙儀校長、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陳志維校長及QSIP學校發展主任胡翠珊博士與參加者一起探討教育熱門話題。

 

(左起)QSIP學校發展主任梁承謙博士、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陳鳳儀副校長、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蘇炳輝校長、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盧光輝紀念學校校長鄧瑞瑩博士及QSIP學校發展主任呂斌博士在小學專場的學校領導對談環節,與參加者互動交流,探討推動學校發展的課題。

 

研討會實體與網上同步進行,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學校改進策略。

 


參加者積極參與對談環節。

 


參加者以中層培育為焦點交流校本實踐經驗。

 


QSIP團隊與參加者交流發展價值觀教育的心得。

 


QSIP團隊與參加者以學生培育/班級經營為題互相分享。

【更新日期: 2023-03-14】

QSIP通訊第十四期(2023年3月)已經出版

本期通訊內容:
教育對談: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鄺永燊校長與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就着近年人才流動衝擊下的中層培育策略和趨勢進行對談,並於中層人員的專業角色、培育方向及人才儲備等方面交換經驗

學校專訪:專訪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在中、英文科藉着閱讀教學與跨科協作推動價值觀教育的實踐經驗

最新消息:QSIP學校改進專業分享2023現正接受報名、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第三期(2023/24)現正接受報名

教育視點—專業文章:今期五篇專業文章探討:學校改進的焦點發展項目及成功要素、推動價值觀教育的校本規劃及策略、啟動跨課程語文學習(LaC)協作的規劃及實例分享、以引發學習動機的前題下探討提問的策略及技巧、以數學科為例分享建構課堂知識及推動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

【更新日期: 2023-03-03】

「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計劃 第三期(2023/24)正式展開招募

QSIP自2017年獲田家炳基金會資助,開展「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計劃,至今已發展至第三期。計劃旨在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簡稱「非遺」)為切入點,協助中、小學發展校本跨學習領域課程 ,藉結合課堂學習與實踐體驗,豐富學生對「非遺」項目的認知,從中了解中華文化及歷史,建立身份認同並培育正面的價值觀。同時,透過協作過程,提升教師的校本課程設計、實踐及反思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參與對象

其中一級(高小/ 初中/ 高中)發展校本課程的教師,及該年級的體學

參與年期及支援模式

學校如成功加入計劃,將於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與QSIP進行為期一年的協作。QSIP將與參與教師一起,透過共同備課、學生大課/班本教學活動、觀課議課等,糅合課堂學習及全方位學習模式,協助教師發展、實踐及檢討中華文化跨學習領域校本課程。

截止報名日期

2023年3月23日(四)下午5時正

 

【更新日期: 2023-03-02】

第十四期QSIP通訊預告:與業界探討中層培育與價值觀教育

遽變的教育環境為學校帶來不少挑戰,在人才流動下,中層培育成為學校領導的當前關注,同時,業界近年積極推動價值觀教育,學校紛紛探討最適合學生的校本推行策略。

即將出版的QSIP通訊邀請了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鄺永燊校長與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暢談在人才流動成為常態之下,如何為學校培育有能力、有承擔的中層團隊。本期亦專訪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團隊,了解該校在中、英文科以閱讀教學推動價值觀教育的發展經驗。此外,QSIP團隊亦繼續分享多篇總結前線經驗的文章。

請留意第十四期QSIP通訊的專題報道。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鄺永燊校長與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以中層培育為題進行對談。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團隊與QSIP學校發展主任在專訪中分享推動價值觀教育的心得。

【更新日期: 2023-03-01】

2023年3月至4月 QSIP 學校改進專業分享系列—香港研討會

世界各地已踏入後疫情時代,在加快復常的道路上,香港教育界除面對疫情遺留下來的問題,亦必須回應遽變環境下的挑戰,包括在人才加速流動下需加強培育新任中層及新教師疫情間因頻密停止面授課而影響校內人際關係班級凝聚力及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面對與時並進的教育新政策(如推行價值觀教育、豐富全方位學習、提升評估素養)等。

QSIP特意籌備「新時代下的學校改進:後疫情.人才流動.教育新政策」專業分享系列,共安排三場公開研討會,與教育界不同持分者一同探討學校發展策略。

按此瀏覽活動詳情及報名

【更新日期: 2023-02-16】

2023年3月21日 QSIP 學校改進專業分享系列—澳門學校領導研討會

隨着澳門「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的出現,學校教育及教師的發展也隨之改變。加上在疫情過後,學校應深感需要強化教師團隊,着意培訓更多中層人才,以應對社會急速轉變,並以突破性的思維持續推行改革,包括在學校綜合評鑑的理念下,提高教師團隊對「規劃─實施─評估」循環(PIE)的意識及相關技術,並發展照顧學習多樣性的策略、多元評核跨科學習等,以提升教學效能。

QSIP團隊特意籌辧「新時代下的學校改進:綜合評鑑.多元評核.教師發展」學校領導研討會,並聯同協作學校分享學校改進經驗,一起探討如何面對新時代下的挑戰。

按此瀏覽活動詳情及報名

【更新日期: 2023-02-16】

【SDO動向及專訪系列之三】如何規劃及推動LaC及RaC?

QSIP團隊由來自不同教育範疇及專業背景的「學校發展主任(SDO)」組成,今次向大家介紹的SDO是曾凱芝女士(Rosy)。

近年,越來越多學校以跨課程語文學習(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LaC)及跨課程閱讀(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RaC)作為發展焦點。早年在中學擔任英文科副科主任的Rosy,曾帶領科組在課程、教學及評估作出改革,並於發展LaC有豐富經驗,她認為各科教師透過LaC及RaC的協作可為教學帶來反思,又可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科,學生的表現未如理想未必是思維能力的問題,而可能是語言能力阻礙了他們理解或表達學科知識。在這情況下,不少學校期望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但別以為這只是英文科教師的責任,Rosy相信:「Every teacher is a teacher of literacy」,各科教師都能作出貢獻。在有系統規劃的跨課程學習下,既能幫助學生以英語理解和表達學科知識,亦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反覆應用英語技巧,對學科學習及英語訓練均有好處。

談到LaC及RaC策略,Rosy指出重點在於「across」,意即英文科與其他學科就着整年的課程規劃互相配合進行協作,讓學生能於兩個或以上的科目下練習和應用英語技能。她分享了協助一所中學推行LaC的經驗:歷史科教師在試後分析時發現學生未能掌握作答比較式題目的英文表達技巧,皆因他們對比較詞認知不多,答題時只能陳述資料,未能為兩件歷史事情作出比較。在支援學校的過程中,Rosy了解到英文科正準備以古代及現代玩具來教授比較詞,於是,她建議英文科和歷史科一起規劃課程及搜尋閱讀素材,讓學生通過有趣的玩具資料掌握不同的比較詞。在這次校本嘗試後,學生在比較題有較理想的表現。她指出,那次成功在於歷史科教師能清楚分析學生的學習難點,並向英文科教師提供一些具體例子,使他們能針對性地協助學生掌握相關能力;此外,英文科教師能有彈性地在原有的課程規劃上作出轉變,配合歷史科的需要來調整教學素材及寫作題目,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Rosy從發展LaC及RaC的學校發現,要有效推動跨課程學習,學校領導宜為各科的教師創建協作空間及時間,建立一個平台讓各科教師說出該科的學習需要和難點,及支持英文科教師在課程規劃上作出相互配合,以提升學生的相關語文能力,並循序漸進地建立教學團隊之間的協作文化。

【更新日期: 2023-02-14】

聯校教師專業分享會 與協作學校共享成果 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

為促進跨校專業交流,QSIP於2023年1月7日特別為本年度的協作學校舉辦聯校教師專業分享會,由QSIP團隊聯同多所協作學校,分享學校與QSIP的協作經驗及成果,有超過800人次出席。

是次網上分享會由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以「從百校協作中看學校改進的宏觀與微觀要素」作主題演講,以幾個協作主題為例,從實際協作中歸納有利推動學校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並對在瞬息萬變下的學校改進提出一些建議。

當日,大會邀請了11所協作中學及6所協作小學的代表擔任分享嘉賓,於兩個平行時段安排共17個環節,連同QSIP團隊與來自80多所協作學校的學校領導及教師一起探討不同範疇的改進之路,包括學校改進的校本規劃及實踐經驗、不同學科的學與教改進、跨範疇學習的實踐,以至學生培育及班級經營的策略等。參加者按個人興趣及專長來參與,過程中互相分享學校改進的實踐經驗,擴闊視野,造就教師的專業成長。

QSIP總監陳鴻昌博士指出,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校內能動者(internal agent)及校外能動者(external agent)互動配合,靈活微調改進策略,調配人力資源,便能發揮出裏應外合的作用,成功推動學校改進。

【更新日期: 2023-02-07】

從探究到建構知識 實境式學習培養學生高層次思維

真實的情境有很多學生感興趣的探索點,亦促使他們通過真實行動來解決問題,從互動中學習新知識及建立高層次思維,發揮自主學習精神,這個讓學生在真實世界中探究和建構知識的過程正是實境式學習(Authentic Learning)的特點。

QSIP團隊早前到訪宣道會台山陳元喜小學,以實境式學習為主題舉行全體教師工作坊,配合該校本學年通過「以讀帶寫」的教學設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方向。幾位學校發展主任先以中、英文科的教學示例讓教師經歷如何將學科學習活動安排在真實的情境脈絡下進行,藉以豐富學生的體會和思考;待教師掌握基本原則後,進而以跨課程閱讀及專題研習為示例,闡述將實境式學習應用到跨學科甚至是超學科課程的做法,透過這些教學示例展示學生在真情實境中多作探究、嘗試和應用,跳出學科的框框建構知識,體會學習真實知識的意義和價值。

工作坊尾段是實踐部分,學校發展主任引導教師分組討論,嘗試應用工作坊上分享的實境式學習元素,構思一個跨學科學習主題及學習重點。教師積極討論及提出建議,相關交流亦有助他們投入即將與QSIP團隊進行的協作,及為長遠實踐實境式學習奠下基礎。

【更新日期: 2023-01-03】

【SDO動向及專訪系列之二】評估從不限於考試 以提升教學效能為目標

按此瀏覽

【更新日期: 2022-12-15】

發展跨範疇學習課程 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

QSIP早前到華德學校舉行以跨範疇學習為焦點的全體教師工作坊,為該校現行的跨範疇學習課程注入新元素,讓學生有更豐富的學習經歷,及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學校發展主任於工作坊上通過不同學科的教學示例,與教師探討跨範疇課程的概念及「探究式學習」的設計元素,以助培育學生的探究精神及引導他們建構知識。此外,學校發展主任又分享了不同探究課題的導入活動設計,並讓教師親歷其中,帶出引領學生進入探究情境和提升學習興趣的技巧。是次工作坊讓教師進一步掌握跨範疇學習及探究式學習的精髓,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為本年度共同協作發展校內跨範疇學習課程而鋪路。

【更新日期: 2022-12-13】

Project Deliverables of Quality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 Tracking Students’ Learning through Comprehensive Enhancement of Assessment Literacy (QSIP-CEAL) (English version only)

QSIP-CEAL, a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 support programme sponsored by the Quality Education Fund and commissioned by the Education Bureau between the academic years of 2017/18 and 2021/22, is dedicated to enhanc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assessment literacy and assisting them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assessment practices.

To celebrate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and the achievements gained from collaborating with the six participating schools in the 2021/22 school year, our School Development Officers have written up a collection of school cases to share effective school-bas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and experiences that inspire teachers to refine their teaching approaches.

Download deliverables

【更新日期: 2022-12-06】

2023年1月7日 QSIP 協作學校聯校教師專業分享會

為促進跨校專業交流,QSIP本學年特別為協作學校舉辦聯校教師專業分享會,由QSIP團隊聯同多所協作學校,分享學校與QSIP的協作經驗及成果。

分享會當日設以「從百校協作中看學校改進的宏觀與微觀要素」為題的主題演講,與參加者一同探索改進之路,並於兩個平行時段安排共17個環節,內容涵蓋不同範疇,包括學校改進的校本規劃及實踐經驗、不同學科的學與教改進、跨範疇學習的實踐,以至學生培育及班級經營的策略等。詳情如下︰

日期︰ 2023年1月7日(六)
時間: 上午9時正至正午12時正
內容: 開幕及主題演講、校本經驗分享(平行環節)
對象: QSIP 2022/23學年協作學校的校長及教師
形式︰ 利用Zoom 於網上舉行
活動場刊: (可參閱各個平行環節的簡介內容)

報名及查詢

本分享會只供2022/23學年與QSIP協作的學校參與,報名可向校內聯絡人查詢,如有疑問,請致電3943 5073或電郵 christineyuen@cuhk.edu.hk 與QSIP袁家穎小姐聯絡。

報名截止日期

2023年1月4日(三)

【更新日期: 2022-12-01】

【SDO動向及專訪系列之一】SDO與中層領導結伴同行

 按此瀏覽

【更新日期: 2022-11-29】

善用課堂提問發揮三大效能

教師常透過課堂提問協助學生逐步建構知識,但怎樣才能「問得其所」,發揮提問的效用呢?

QSIP於2022年9月9日到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舉行全體教師工作坊,與教師一起探討有效的課堂提問技巧。工作坊上回應教師反映課堂不時出現學生答非所問、不敢作答等情況,分享了不同類型的提問方式,藉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建構知識,及引發好奇,提高教學效能。設計提問是一門能力和學問,需要透過有意識的觀察,及反覆模仿、應用和反思,逐步掌握竅門。工作坊通過實踐活動及小組討論,讓教師逐步掌握「將知識問題化,將問題探究化」的策略,以照顧學習多樣性及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主持是次工作坊的學校發展主任梁承謙博士就「課堂提問」曾發表一系列文章,歡迎按此閱覽

QSIP學校發展主任梁承謙博士(一休)指出,研習課堂提問的目標在於「能應用」,即能配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特性設計不同類型和難度的提問,這樣才能發揮提問的教學效能。

教師積極參與討論及回應,全場氣氛熱鬧。

【更新日期: 2022-11-22】

同一焦點的科組培訓 為全體教師建立共識

早前,QSIP於一周內先後為基督教崇真中學舉行以照顧學習多樣性為主題的全體教師工作坊及科組工作坊,前者有助教師團隊先行掌握照顧學習多樣性的理念及原則,建立基本的認識;後者則在這基礎上,以科目為本,與各科組的教師深入探討如何在科組層面設計照顧學習多樣性的教學策略。

學校安排於同一天、同一時段舉行五場科組工作坊,分別涵蓋中文、英文、數學、科學及人文學科五大學習領域,並由具相應專科經驗的QSIP學校發展主任主持。各科組工作坊分享曾在不同學校實踐的照顧學習多樣性教學設計及評估策略,並剖析設計背後的理念及實踐重點。

在全體及科組工作坊後,QSIP團隊將與多個學科(包括中、英、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中史、歷史科)的教師在實踐中應用這些理念和策略;透過在各科進行共同備課、教學、觀課議課、擬卷、試後分析等專業發展活動,為教師團隊提供深度支援,推動科組領導帶領各科持續發展。

QSIP學校發展主任袁漢基建議中文科教師將切實的適異教學設計代替一般指導及操練去照顧學習多樣性。

QSIP學校發展主任張曉彤博士與英文科教師分享善用英文歌曲擴充學生詞匯量的實踐例子。

在QSIP學校發展主任柯志明講解下,數學科教師即席運用數學軟件設計電子學習教材。

QSIP學校發展主任岑安邦與科學科教師探討課堂評估的策略。

QSIP學校發展主任李敏明與人文學科教師分享分層評估的計分方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創造成功感。

【更新日期: 2022-11-15】

QSIP通訊第十三期(2022年11月)已經出版

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過去二十多年來秉持「整全式學校改進」的理念,與前線教育工作者並肩而行,已為超過六百所本地中、小學及幼稚園提供專業支援,推動學校持續發展,並透過不同平台分享學校改進的實踐經驗。

本期通訊內容:

總監的話:QSIP與校同行25載,以校為本推動「整全式學校改進」

最新消息:「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計劃(第三期)起動

教育對談一:QSIP與順利天主教中學領導團隊就當前中小銜接挑戰及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及成長需要進行深度對談,並分享銜接策略及學生培育的實踐經驗

教育對談:QSIP與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團隊一起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的幼小銜接策略,為小一學生建立正面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也為小學階段打下穩健的基礎

教育視點—專業文章:今期專業文章探討多個教育範疇,包括在學校改進理念下推動教師發展的策略、利用故事及戲劇元素在教學中創設情境以達價值觀教育的目標、以數學科為例分享引起學習動機及推動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另有中層教師過來人的經驗分享

【更新日期: 2022-11-09】

第十三期QSIP通訊預告:疫下銜接策略多面睇

每一個學習階段的過渡各有挑戰,學生由幼稚園升讀小學、由小學過渡到中學、以及由初中到高中,三個階段的學習模式皆不同,為學生帶來不同適應困難,而且這些挑戰在疫情下份外明顯,令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甚為關注。

即將出版的QSIP通訊分別邀請兩所學校與學校發展主任進行對談,一起探討疫情下的銜接及學生培育策略,期望為教育界帶來啟發。請留意第十三期QSIP通訊的專題報道。

QSIP學校發展主任及順利天主教中學領導團隊交流學生培育經驗。

 

QSIP學校發展主任及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團隊探討幼小銜接的實踐策略。

【更新日期: 2022-11-08】

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實踐學校關注事項

近年,不少學校以推動自主學習為關注事項。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本學年與QSIP合作發展自主學習,QSIP學校發展主任呂斌博士及麥嘉燕於學期初(2022年8月30日及9月8日)為全體教師進行了兩次工作坊,介紹推動自主學習的策略,當中特別回應學校的關注,以課前預習及摘錄課堂筆記為重點,為教師團隊建立發展共識。第一次工作坊集中探討如何設計有效能的課前預習活動,以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敏感度及學習動機;第二次工作坊則重點講解引導學生摘錄筆記的技巧,及展示不同學科的筆記例子,讓教師掌握如何透過日常教學及示範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學科內容的摘錄筆記要點及方法,整理所學,循序漸進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在進行全體教師工作坊後,QSIP團隊本學年將進一步與中文、數學、常識科科組進行協作,透過共同備課、觀課議課等,發展及試行促進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通過全體教師工作坊,不同科組的教師在筆記摘錄方面可建立共通語言,有助引導學生在各個學科中應用筆記技巧,促進學習。

QSIP學校發展主任呂斌博士帶領分科組討論,讓各個科組建立發展共識。

【更新日期: 2022-11-01】

全體教師工作坊為全年專業支援部署

新學年伊始,不少學校着意為學生營造一個關愛的校園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又或透過推動班級經營,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習氣氛。

QSIP於本學期初到訪明愛馬鞍山中學為全體教師主持學生培育及班級經營工作坊,分享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及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實踐策略。各級班主任及任教教師又按年級分為不同組別,就多個班級經營個案進行探討,並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切身代入情境,感受不同處理方式的效果。工作坊上亦讓教師探討班級經營與教學效能之間的關係,帶出學術發展及成長支援兩者之間可有機合作及發揮共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是次工作坊是QSIP與該校在本年度協作的引子,先為教師團隊建立發展共識,QSIP團隊隨後將與該校的中一及中四級班主任進行深入協作,配合校情發展班級經營的策略。

QSIP團隊(右起學校發展主任薛海暉、鍾淑婷、李敏明、胡翠珊博士)與曹雪蓮校長(右五)及學校領導團隊合影。

QSIP在全體教師工作坊上闡述班級經營的理念及意義,為本學年的專業支援作鋪墊。

在個案討論的環節中,QSIP邀請教師通過角色扮演,代入不同情景探討與學生溝通的方式。

【更新日期: 2022-10-25】

以教師工作坊凝聚共識 為全年專業支援作鋪墊

要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及推動學校持續改進的步伐,凝聚共識及引入相關理念策略十分重要。於8、9月期間,QSIP為接近50所協作學校舉行了多達70場教師工作坊,配合每所學校的發展焦點或關注事項,為教師團隊引入理念及實踐策略,主題包括「一堂好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照顧學習多樣性、評估素養、學生培育及班級經營等,協助學校領導帶領教師掌握新一學年的發展方向及建立共識。工作坊為本學年一連串專業支援揭幕之餘,也為接下來於不同層面、不同科組/組別、不同年級的深度支援作準備,增加教師對實踐改進行動的信心。

 

【更新日期: 2022-10-18】

本年度支援過百所中、小學 以校為本推動學校改進

QSIP一直以整全式學校改進(comprehensive school improvement)的理念,為學校度身設計「校本專業支援」,與學校並肩提升教師的領導及教學能量,推動學校整體改進的步伐。

在2022/23學年,超過100所香港中、小學及澳門學校以自資形式與QSIP協作,協作焦點涵蓋學與教、學生成長、管理與組織範疇,主題包括:中層領導培育、評估素養、照顧學習多樣性、自主學習、科組教學改進、跨範疇/全方位學習、跨課程語文學習(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價值觀教育、學生培育及班級經營、學校發展規劃、新教師培訓等。

QSIP期望與協作學校就着校本發展焦點,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攜手推動學校改進。

瀏覽2022/23學年與QSIP協作的學校名單

【更新日期: 2022-10-11】

通過生命與價值教育科推動全人教育

近年,愈來愈多學校關注發展生命教育及價值觀教育,以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及思考分析能力。QSIP與迦密中學於2021/22學年協作,為生命與價值教育科設計中四級的跨範疇學習活動;其中一個單元以「性教育x資訊素養」為主題,透過戲劇教育手法讓學生深入探討兩性關係、網上欺凌等議題,學生有積極表現及深度反思。此外,學校亦以「活化福榮街」為研習主題,透過一連串的體驗式學習活動及反思,帶出人文價值,並啟導學生分組構思社創方案。中四學生完成學習歷程後,學校安排學生參與成果展示分享會,由中四學生向中五學長展示計劃書、海報及宣傳短片,當日場面熱鬧,且充分表現出學生的創新精神。這種非一般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從體驗中培養人文關懷,而且投入學習,樂在其中。

(右起)QSIP學校發展主任鍾淑婷、梁錦超、薛海暉和胡翠珊博士與迦密中學伍妙儀校長(右五)及教學團隊合照。

迦密中學學生的海報作品。

 

為推動學校的相關發展,QSIP團隊特別於學期末安排「校內經驗總結分享會」, 並與該校的生命與價值科教師一起向全體教師分享發展成果,展示如何通過各式各樣的校本教學設計及體驗式學習活動,實踐生命與價值科的精神。此外,QSIP團隊亦藉機為全體教師介紹更多有助推動全人教育的策略,鼓勵教師試行,為學校將來進一步推動相關發展埋下種子。

 

【更新日期: 2022-10-03】

將成功經驗擴散

學校在學年裏,就着校本發展焦點,進行各項發展或試行不同策略,到了學年尾聲是整理經驗的好時間,並以這些檢討結果策劃未來發展。今年七、八月期間,QSIP與協作學校合作在校內舉行經驗總結分享會,讓教師整理過去一年在支援下的實踐經驗及學生學習成果,向科組同事,甚至是全體教師分享過程中的挑戰及得着,讓成功經驗推動更多教師願意嘗試策略,協助學校承傳及推展經驗。從分享中見證着教師的專業成長及學生的學習得着,令教師鼓舞!

QSIP學校發展主任呂斌博士與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盧光輝紀念學校的中文科科組就着過去一年的支援進行總結分享會。

QSIP學校發展主任潘穎程到校為全體教師主持校內經驗分享會,總結本年度在跨範疇學習的發展。

【更新日期: 2022-09-20】

以跨校網絡交流跨範疇學習發展經驗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從數年前起與QSIP協作,共同發展跨範疇學習的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經歷多年實踐與優化,已累積豐富經驗。該校於本學年七月以主題週的形式進行跨範疇研習活動,QSIP感激學校願意開放課堂,讓多所有意發展跨範疇學習的QSIP協作學校到校參與學生成果展示活動,並於觀摩學習活動後進行深度專業交流。通過跨校網絡及交流,學校有機會參考友校的實踐經驗及成果,從觀摩及交流中獲得啟發,為將來在校內推行跨範疇學習項目作出裝備。QSIP未來將為協作學校就着不同交流主題安排更多跨校交流活動,以跨校網絡促進專業發展。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李少芬副校長(左二)和QSIP學校發展主任陳可兒博士(左一),與到訪的友校就規劃跨範疇學習進行深度專業交流。

【更新日期: 2022-09-06】

2022/23學年QSIP校本專業支援 正式啟動

2022/23學年QSIP校本專業支援正式啟動,為讓學校能更順暢地引入QSIP團隊,及通過專業協作推動校本發展,QSIP將於8月20日(六)特設一場簡介會,向協作學校介紹有助提升協作效能的校本行政配套,及本學年特別為協作學校安排的跨校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以助學校作出有效部署。

按此瀏覽QSIP校本專業支援詳情

【更新日期: 2022-08-15】

「傳承『動』起來」計劃第三期 計劃學校網上簡介會

「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計劃第三期即將展開,與4所小學及2所中學協作發展校本學習領域校本課程,藉結合課堂學習與實踐體驗,讓學生認識「非遺」項目及中華文化,同時推動教師專業發展。QSIP邀請新協作學校參與於8月3日(三)舉行的網上簡介會,了解計劃支援模式及初步構思學生的學習焦點,期望新一年通過緊密協作,共同發展有校本特色的中華文化課程。

按此瀏覽計劃詳情

【更新日期: 2022-08-03】

Territory-wide Dissemination Sessions on Assessment Literacy Enhancement (English version only)

【更新日期: 2022-06-28】

QSIP通訊第十二期(2022年6月)已經出版

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過去二十多年來秉持「整全式學校改進」的理念,與前線教育工作者並肩而行,已為超過六百所本地中、小學及幼稚園提供專業支援,推動學校持續發展,並透過不同平台分享學校改進的實踐經驗。

本期通訊內容:
活動回顧:QSIP學校改進專業分享會「學校改進歷程中的承傳與創新」活動花絮

最新消息:「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計劃(第三期)現正接受報名

學校專訪一:專訪保良局胡忠中學推行自主學習的經驗, 期間與QSIP團隊協力增加師生實踐自主學習策略的信心和能力,並以階段性成果推動持續發展

學校專訪二:專訪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與QSIP協作提升電子學習的發展層次,進一步善用電子學習的優勢推動教學發展

教育視點—專業文章:今期多篇專業文章探討學校改進的經驗,及分享促進自主學習與照顧學習多樣性的學科教學例子

【更新日期: 2022-06-14】

「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計劃  第三期正式展開招募

QSIP自2017年獲田家炳基金會資助,開展「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計劃,至今已發展至第三期。計劃旨在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簡稱「非遺」)為切入點,協助中、小學發展校本跨學習領域課程 ,藉結合課堂學習與實踐體驗,豐富學生對「非遺」項目的認知,從中了解中華文化及歷史,建立身份認同並培育正面的價值觀。同時,透過協作過程,提升教師的校本課程設計、實踐及反思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參與對象

其中一級(高小/ 初中/ 高中)發展校本課程的教師,及該年級的全體學生

參與年期及支援模式

學校如成功加入計劃,將於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與QSIP進行為期一年的協作。QSIP將透過共同備課、學生大課/班本教學活動、觀課議課等,糅合課堂學習及全方位學習模式,協助教師發展、實踐及檢討中華文化跨學習領域校本課程。

截止報名日期

2022年6月20日(一)下午5時正

【更新日期: 2022-06-02】

2022年6月2日 傳承「動」起來:香港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 第三期計劃招募簡介會

【更新日期: 2022-05-16】

2022年4月1日 QSIP學校改進專業分享:「遽變環境中的承傳與創新」 (網上分享會)

【更新日期: 2022-02-15】

QSIP通訊第十一期(2022年2月)已經出版

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過去二十多年來秉持「整全式學校改進」的理念,與前線教育工作者並肩而行,已為超過六百所本地中、小學及幼稚園提供專業支援,推動學校持續發展,並透過不同平台分享學校改進的實踐經驗。

本期通訊內容:

最新消息:學校改進專業分享「遽變環境中的承傳與創新」現正接受報名、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科組領導手冊︰帶領科組發展適異教學》及「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發布

學校專訪:專訪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教務主任鄭俊榮老師,及人文學科統籌主任暨通識教育科科主任李敏明老師,分享與QSIP團隊協作的歷年間,從實務工作提升領導專業能量,帶動科組以至學校整體持續改進

教育視點—專業文章:今期以「中層領導」為焦點,集中探討中層培育的新趨勢,以及科組領導推動科組改進與提升教師教學能量的策略;並再探提問的策略及技巧

【更新日期: 2022-02-15】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第十輯「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發布

由QSIP主責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協作項目,透過中 小學前線教師與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團隊的協作,於四 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常識/通識)實踐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理念,協助教師在不同科目的課堂教學上善用有效的教 學策略,以照顧不同性向及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推動學校發展 「校本多元管理模式」(School-based Diversity Management Model)。

為讓學校領導人員、不同科目的教師及公眾人士進一步認識適異教學的理念,計劃團隊走訪多所學校的前線教師、學生及QSIP團隊的學校發展主任,以親身經歷分享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及成果,並輯錄成「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

第十輯影片講述推動適異教學理念的過程讓不少教師獲得新的教學啟示。早前,中大QSIP團隊與多所參與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的中、小學教師們一起探討如何在日常課堂上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且聽聽一眾老師們想跟大家說的心底話……

瀏覽「關於適異教學,老師們想說的其實是……」影片

參閱由 QSIP負責進行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的「拓展選擇」項目詳情

【更新日期: 2022-01-28】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第九輯「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發布

由QSIP主責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協作項目,透過中小學前線教師與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團隊的協作,於四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常識/通識)實踐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理念,協助教師在不同科目的課堂教學上善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照顧不同性向及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推動學校發展「校本多元管理模式」(School-based Diversity Management Model)。

為讓學校領導人員、不同科目的教師及公眾人士進一步認識適異教學的理念,計劃團隊走訪多所學校的前線教師、學生及QSIP團隊的學校發展主任,以親身經歷分享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及成果,並輯錄成「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

第九輯邀請了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的同工一起以中文科為例,分享在初中年級推行深層閱讀策略,以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歷程。影片講述讓學生學有所得,是所有教師的首要目標,也是尋求改變的原動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如果學生在初中時未能掌握深層閱讀技巧的話,到他們將來升上高中需要深入分析文章及應付公開試時,就會遇上困難。因為找到問題所在,教師決定從根本入手,嘗試推行新的教學理念。在推行的過程中,教師會有甚麼憂慮呢?他們又如何走過這實踐新教學理念的旅程?

瀏覽「科組推行新教學理念的旅程:中學中文科案例」影片

參閱由 QSIP負責進行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的「拓展選擇」項目詳情

【更新日期: 2022-01-27】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第八輯「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發布

由QSIP主責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協作項目,透過中小學前線教師與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團隊的協作,於四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常識/通識)實踐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理念,協助教師在不同科目的課堂教學上善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照顧不同性向及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推動學校發展「校本多元管理模式」(School-based Diversity Management Model)。

為讓學校領導人員、不同科目的教師及公眾人士進一步認識適異教學的理念,計劃團隊走訪多所學校的前線教師、學生及QSIP團隊的學校發展主任,以親身經歷分享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及成果,並輯錄成「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

第八輯邀請了天佑小學的同工一起以英文科為例,分享在教學上透過鷹架策略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影片講述適異教學重視學生的實際能力和需要,教師能於教學上對內容及過程作出調適,便可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所需。在芸芸眾多策略之中,教師可通過建構適切的學習鷹架,為學生提供適時的學習支援,令能力稍遜的學生有自由度去選擇自己需要多少協助,同時令能力稍高的學生有機會作出自我挑戰,使他們在各自的基礎上學得更好。究竟如何設計出有效的鷹架策略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呢?

瀏覽「設計有效的鷹架策略:小學英文科案例」影片

參閱由 QSIP負責進行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的「拓展選擇」項目詳情

【更新日期: 2022-01-26】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學校領導及科組領導工作坊系列

隨着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成為不少學校的關注事項,學校需要因應校情和學生的特性,從不同層面來制定適切的策略。學校領導如何宏觀地在學校整體層面規劃有助照顧學習多樣性的發展焦點和措施?科組領導在科組層面落實各項發展工作時,又有何具體策略,以推動教師在課程、教學、評估方面照顧多樣性?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將於2021年10月至12月舉辦多場工作坊,由負責其中「拓展選擇」項目的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專業團隊連同多位協作學校代表,分享學校領導及科組領導在規劃與帶領教師照顧學習多樣性的實踐經驗。

如欲了解更多工作坊的詳情或進行網上報名,可瀏覽https://www.jcschooldiversity.hk/maximizingchoices#leaders

【更新日期: 2021-10-25】

QSIP通訊第十期(2021年10月)已經出版

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過去二十多年來秉持「整全式學校改進」的理念,與前線教育工作者並肩而行,已為超過六百所本地中、小學及幼稚園提供專業支援,推動學校持續發展,並透過不同平台分享學校改進的實踐經驗。

本期通訊內容:
最新消息: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學校領導及科組領導工作坊系列現已接受報名、QSIP-CEAL計劃「學校實踐成果」發布

學校專訪:專訪迦密中學伍妙儀校長和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梁翠珍校長,分享如何透過適時引入專業支援推動整全式學校改進

專題報道:走訪Teach For Hong Kong的創辦人及TFHK Fellowship Program代表,細說QSIP為準教師設計師資培訓的特點;專訪中小學對「傳承『動』起來」計劃推動跨範疇學習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體會

教育視點—專業文章:今期一系列文章以照顧學習多樣性為焦點,分別與讀者探討如何在學校層面、科組層面、課堂教學層面落實照顧不同特性的學生;另有通過共同備課及觀課提升教學效能的實例分享

【更新日期: 2021-10-25】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第七輯「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發布

由QSIP主責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協作項目,透過中小學前線教師與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團隊的協作,於四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常識/通識)實踐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理念,協助教師在不同科目的課堂教學上善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照顧不同性向及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推動學校發展「校本多元管理模式」(School-based Diversity Management Model)。

為讓學校領導人員、不同科目的教師及公眾人士進一步認識適異教學的理念,計劃團隊走訪多所學校的前線教師、學生及QSIP團隊的學校發展主任,以親身經歷分享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及成果,並輯錄成「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

第七輯邀請了德望學校的同工一起以數學科為例,分享從網上授課至恢復實體課堂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影片講述過去一年多,學校因疫情而暫停實體課堂,改以網上教學,教師除了要重新調整教學計劃外,還要在短時間內學習製作教學短片,可謂挑戰重重。然而,這個過程卻讓教師意外地發現網上教學可鼓勵性格內向的學生多發問,並按個人需要及步伐去學習,某一些學習效能並不遜於實體課堂。究竟停課經歷為適異教學帶來哪些啟示呢?而這些啟示又如何帶動教師的專業成長呢?

瀏覽「停課經歷為適異教學帶來的啟示:中學數學科案例」影片

參閱由 QSIP負責進行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的「拓展選擇」項目詳情

【更新日期: 2021-10-07】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第五及第六輯「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發布

由QSIP主責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協作項目,透過中小學前線教師與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團隊的協作,於四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常識/通識)實踐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理念,協助教師在不同科目的課堂教學上善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照顧不同性向及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推動學校發展「校本多元管理模式」(School-based Diversity Management Model)。

為讓學校領導人員、不同科目的教師及公眾人士進一步認識適異教學的理念,計劃團隊走訪多所學校的前線教師、學生及QSIP團隊的學校發展主任,以親身經歷分享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及成果,並輯錄成「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

第五輯邀請了迦密中學的同工以英文科課堂的案例,分享在課堂設計中實踐適異教學策略的經驗。影片講述想學生學有所成,有靠教師善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設計課堂,引導學生建構知識並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使不同能力及性向的學生能於個人的基礎上有所成長。

第六輯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學校的同工以中文科科組的案例,分享在科組協作層面上推動適異教學發展的經驗。影片講述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有賴科組內的每一位教師發揮所長,按班本情況來調適教學安排,實踐適異教學理念之同時,透過科組協作一起促進教師們的專業成長。

瀏覽「透過多元策略進行適異教學的課堂設計:中學英文科案例」影片

瀏覽「透過科組協作推動適異教學:小學中文科案例」影片

參閱由 QSIP負責進行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的「拓展選擇」項目詳情

 

 

【更新日期: 2021-09-29】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第四輯「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發布

由QSIP主責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拓展選擇」協作項目,透過中小學前線教師與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團隊的協作,於四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常識/通識)實踐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理念,協助教師在不同科目的課堂教學上善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照顧不同性向及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推動學校發展「校本多元管理模式」(School-based Diversity Management Model)。

為讓學校領導人員、不同科目的教師及公眾人士進一步認識適異教學的理念,計劃團隊走訪多所學校的前線教師、學生及QSIP團隊的學校發展主任,以親身經歷分享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及成果,並輯錄成「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

第四輯邀請了保良局世德小學同工一起分享以數學科為例,通過教學工具來照顧學習多樣性的實踐經驗。影片講述教師積極地發掘各式各樣的教學輔助工具來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將抽象概念具體化,由淺入深,讓學生內化知識,學有所得。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如何按學生的學習需要來選取合適的工具呢?同時,他們又如何善用教學工具來配合課題從而實踐適異教學理念?

瀏覽「透過多感官教學工具照顧差異︰小學數學科案例」影片

瀏覽「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

參閱由 QSIP負責進行的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的「拓展選擇」項目詳情

【更新日期: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