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學習
(轉載自《教協報》第四百零六期)
趙志成
![]()
學會學習即 learn to learn,很多時都被譯成自學,我不大贊成後者的譯法,因為自學有點只要自己努力,不需別人教導的含意。其實學生是需要學懂如何去學習的。我常到學校與老師們共同探討和實踐針對學生個別差異的課程和教學策略,學會學習是其中一個主要課題。
這個課題有時相當討好,有些老師以為學生能養成自學習慣,上課便不會散漫,也不需花費太多唇舌處理學生紀律問題了。這可算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其實學會學習是指如何引動學生進入狀態、如何吸收和處理大量資料、如何增刪、組織、整理資料、找出資料間的意義,再啟動記憶系統,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表達及展示所知,如能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反思和不停改進、則最完美了。
這個課題有時又不大能討老師歡心,尤其是對某些已有悠久而完備系統知識的學科,老師們認為知識是需要灌輸的,只要勤力和用心記熟內容便可以,其他學習步驟都是花招。學會學習的第一步是如何令學習者進入正確心智狀態,包括愉快、輕鬆和有動機的學。毫無疑問,動機是所有學習的關鍵,外在動機包括較遙遠的前途職業、文憑地位,以至目前的學業成績和老師讚賞,本來都是明顯而實在的,可惜這些外在動機多存在於篩選淘汰、排優論次的制度下,只有少數人得到成功,久而久之,此類動機也沒甚麼威力了。
因此、學會學習應透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利用多元感官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習者的多元智慧與潛能,使他們在多方面得到讚賞和鼓勵,肯定自我,才會努力的踏上學習之路。近來腦操 (Brain Gym) 和背景減壓音樂的流行,亦是讓學習者進入正確心智狀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