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工作坊--航空奇材
(模擬遊戲 – 促導機構改革的有效手段)
初步階段的校本工作坊目的之一是體現和滲透躍進學校計劃的原則和價值觀。其二是要醞釀學校新文化, 將機構中人「震盪」出他們的「固有工作文化」,提高他們的危機感,進而意識到必須裝備自己迎接改革和隨之而來的新挑戰。
工作坊的一個重要元素是透過模擬遊戲 (simulation) 使參加者無論對自己的認識和團隊合作都有一種新體驗。首先要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安排他們與不熟悉或少機會合作的人聚在一起,然後設計一些不熟識的工作 (unfamiliar task) 讓他們合作處理,唯有這樣做才能打破常規,達至範式轉移 (paradigm shift)。
設計模擬遊戲時,要考慮很多細節和要預測(anticipate),每一步的效果,預測的準確度是從經驗累積得來的,不同的對象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過程是互動的。
今次介紹的「航空奇才」主題是「精益求精,策略重整」(英文版 : IAC Enterprise) 就是一個經歷多番改革,設計本身追求「精益求精」 的例子。
「航空奇才」第一版是兩年多前面世的,當時針對的主題是「協同作用」(the
power of synergy),經過不斷修訂和改良,時至今日用的已是第五、第六版,這些改動是值得的,因為新版本引申出的學習體會和討論焦點增加了很多變化。
最新的版本在中學和小學都使用過, 反應雖然有參差,
但大抵都如所料, 都能帶出下列的學習要點 :
「航空奇才」的多番演化正好說明永遠沒有最「完美」或最「標準」工作坊設計這回事,作為工作坊設計人和活動主持人,我們最關心的始終是參加者自身的體會和對學習的掌握,這才是建構模式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的學習目標和精粹,模擬遊戲只是促導機構改革(organisational
change) 和提升自我認知 (self-awareness)
的一種有效手段。
Q參加者分組模擬飛機製造商競投新款飛機的承建權。
Q第一回合
在限定時間內每一組用記帳形式購買材料和藍圖學摺, 試飛和生產飛機, 大會只購買合乎規格和通過飛行測試的飛機, 而且是規定一套兩款的買。
Q 第二回合
基本要求不變, 但再沒有時間試摺和大會再不賣藍圖。 總結果是計算兩回合的總收入和支出得來的, 會在飛行測試之後立刻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