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事成人」為目標的研究,它已持續開展了12年,並還在繼續之中。「教師發展」是該項研究的核心構成,無論是「成」學校轉型性變革之「事」,還是「成」當代「新人」和新型教師之「人」,都離不開教師發展的研究與實踐。在學校轉型變革中實現教師發展,是該研究在教師發展研究中的主要經驗與認識。其中最為核心的觀點是:
1. 教師角色理想的重建是教師發展的起點。
教師發展的實現首先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師角色,即將教師僅看作知識傳遞者,是無創造性的工作。揭示教師工作的內在創造價值是改變教師角色理想的關鍵。教師發展需要人文關照和創造性智慧,形成新的教師角色理想體現了這種需要。
2. 新型教師複合式基本素養的形成是教師發展的新目標。
新型教師複合式素養由基礎性素養和專業性素養構成。基礎性素養主要指個人價值取向和發展內動力;寬厚、扎實的文化底蘊和實踐創生的思維能力。專業性素養含學科專業素養與教育專業素養。以上複合式基本素養涉及教師的人生價值觀、認識框架、知識結構、思維能力與思維方法、乃至專業行為習慣系統與生存方式,是基於人的專業生活與生命的整體性、多層次性立場提出的目標。
3. 學校「研究性變革實踐」是實現教師發展的基本路徑。
「研究性變革實踐」與以往教師在學校進行教育工作的日常實踐相比,主要區別在:「研究性變革實踐」是內含變革理論的實踐;是教師超越自己原有經驗、具有更新指向的實踐;是具有創生能力的實踐;是將研究的態度、意向和內容貫穿於實踐全過程和多方面的實踐。它包括從教師認識的變化到教學教育的設計和策劃的改變,再到教學實踐,最終進入反思和重建,關涉到教師教育實踐的全過程,因而能對教師發展產生真實的效應。教育變革深入到教師發展層面,要求將教師原先的日常教育實踐轉化成「研究性變革實踐」,以此實現變革中「成事成人」的內在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