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以評鑑促進學校革新之思考》


           
 
收聽編號:
K2
   
 
語  言:
普通話
 
 
信息類別:
主題演講
 
 
發表年份:
2006年
 
 
發表場地:
香港中文大學
 
錄音帶長:
32分鐘
 
講者姓名:
潘慧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講者簡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育系教授。1987年在美國賓州州
 
 
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並曾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及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目前為中國教育學會的理事。研究範圍包括學校效能與學校改進、教育研究及評鑑、性別與教育。曾主持或參與超過60個研究計劃,其中包括多項國際學術合作:新興工業化國家:台灣、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四國教育與科學研究環境之國際性研究、國際學校效能研究計畫等。先後出版獨立撰寫及與他人合作編寫的著作共9本(尚有9本在編輯中),並於研討會、期刊、專書發表論文100餘篇。
 
     
 
講題摘要:
一九八○年代以降,西方國家興起的學校重整(school resturcturing)運動,透  
   

過全球化的推波助瀾,影響了許多國家的教育運作。學校本位管理、教師彰權益能(teacher empowerment)成為教育改革之新籲求,教育現場出現許多不同的學校革新方案與策略。然而這些革新方案與策略如何具有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一個可以不斷提供改進回饋的評鑑機制便成為重要的思考點。

評鑑領域歷經數十年之發展,評鑑之意義與內涵在現今的教育改革脈絡中,有其新的註解。評鑑不僅用來評估績效,亦可用來培育成員能力或是促進學校發展,而近年所提出的「評鑑主流化(mainstreaming)」概念,更訴求讓評鑑成為組織中日常運作的一部份,而非僅是外加且間歇性執行的任務,如此評鑑方能實際帶動組織的發展。

有鑒於學校革新的延續性是現今教育領域中必須積極致力的課題,本文意圖提出「以評鑑作為學校永續發展之運作機制」此一想法。文中將梳理學校革新與評鑑之相關文獻,點出評鑑意涵的轉變,使其在今日的學校改進上,可發揮促進之功,並從而分析評鑑在學校改進之延續性上可以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