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一向致力建立沟通平台、激发学界创新理念,並促进香港、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教育专业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交流处(国内事务)自2012年举办「中国社科院学者访校计划暨学者讲座系列」;今年踏入第七届,本院首次与校内其他单位合办是次讲座系列: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要武教授到访本院,分享研究心得,吸引不少师生及其他院校学者到场旁听。
吴要武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镇劳动力市场、微观经济计量学及政策评估等。他目前亦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並曾任世界银行特聘专家。他的讲题为「信号还是人力资本:来自中国学制改革的证据」,探讨教育能否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及收入;还是单纯只属一个让僱主在劳动市场上识別的信号。
中国内地目前推行的「长学制」─「633」: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及高中三年;但过去学制改革期间,各地曾推行不同形式的「短学制」如「532」,以致出现不同学制並存的现象。
吴教授综合1990、2000及2010全国数据发现,在中小学毕业生样本中,接受「短学制」教育人士的收入,比「长学制」低8-11%;在大专及以上的样本中,中小学接受「短学制」者,收入低7.3%。
此外,半文盲者(曾接受1-4年教育)的收入,亦比文盲者(未曾接受教育)高14-16%。整体而言,接受了较长教育年期的人士,他们的收入亦显着提高,符合人力资本理论。
在四天的访问行程,吴教授与不同学系学者见面,交流对两地年青人现况的分析和教育专业发展的看法,以及与本院博士生座谈,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关于中国的学术研究;他亦参观本院各个部门包括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中心、资优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