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及活动
潘宇轩
我擅长的研究方法是族志学研究,也替一些教育机构做过质性的方案评估(qualitative program evaluation)。
我几年前做的哲学硕士研究,是在本港一所中学做的族志学探究,在4个多月期间,我参与了一班中一学生每一次通识课堂,并在他们的休息时间跟他们相处,这研究令我对中学生的身份/主体性建构(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subjectivities) 的复杂性及重要性,有全新的体会。
至于我的哲学博士,预计会是一个有关中学男生成长的族志学研究,藉着较长时间的观察、日常闲聊及正式访谈等,了解本港男生在经济和教育转型下的处境下,他们怎样建立自己的性别身份和主体性,以及这跟他们在学业、友谊/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工作前途等方面的自我定位的关系。
虽然西方的研究显示了解学生的性别身份/主体性建构,对理解青少年成长、以及他们面对的挑战息息相关,然而本土的男生学校生活研究却十分疏落,我希望此实证研究能稍为补足香港社会在这方面的不足。
研究兴趣: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Liberal studies in HK; Gender issue in education; Boys’ education; Masculinities studies; Feminist pedagogy; Critical pedagogy